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格亚电气有限公司 > 模组继电器简介:原理、结构与工作方式

企业动态

模组继电器简介:原理、结构与工作方式

2024-04-23

模组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气传导。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电路的打开或关闭。模组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线圈、触点和弹簧等部分构成。

电磁线圈由大量密绕的绝缘线圈构成,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使得线圈上的铁芯具有磁性。触点则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片,在继电器上通常有多组触点布置成不同的触点组或触点组合。

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使得铁芯受到磁力作用而吸引。吸引力使得触点组彼此接触,从而触点闭合。当线圈的通电结束时,磁场消失,铁芯回到初始位置,触点组分离,触点断开。继电器的开闭过程由电磁力的启闭控制完成。

此外,模组继电器还有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区分。当继电器模块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被称为“常开触点”,而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则被称为“常闭触点”。

在吸引型继电器模组中,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力足够强大,触点被吸引闭合。而在保持型继电器模组中,线圈通电后触点闭合,然后线圈只需维持较小的磁力,使触点保持闭合状态。这样可以使得继电器具有长时间的保持电流,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电路。

总的来说,模组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都相对简单,但其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却十分广泛。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甚至是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都可以看到模组继电器的身影。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