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 研究: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梯队渐显
文 | 威海市经信委原副主任 马龙
这两年随着工业4.0,特别是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后,华夏大地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一超多强”的格局是否已经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梯队如何?都需随着群雄在技术、模式、资金、市场、管理乃至耐心上的逐鹿,答案将会逐渐清晰起来。
在当下,我们探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行业的关系,所能参照的指南应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组织编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年11月版)(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附录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介绍及案例”,提到的21个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案例,就成为我们研究的标本。
考虑到公正性,我们只以白皮书中出现的21个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其案例覆盖的行业描述为准(有的平台企业提到的行业应用如智慧农业、智慧家庭等,并不属于工业行业的范畴,故没有采用;另外也没有采用各家平台企业网站或宣传材料中的内容),然后提取其行业覆盖与工业行业大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表1。
在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21家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入的行业依次是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各有11家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9家次;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各有6家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有4家;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各有3家;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各有1家。
41个大类中,有20个大类,已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入;21个大类,还没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入,基本是五五开。即使已进入的工业行业大类,其涵盖的中类、小类绝大部分也还没有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
21家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已进入的工业行业的企业是用友和东方国信各有7个(次)大类(数量相同的平台企业按白皮书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下同),航天云网、和利时、阿里巴巴各有6个(次)大类,树根互联、海尔、宝信各有5个(次)大类,华为、索为、中国移动、浪潮、美云智数、机智云各有3个大类,石化盈科有2个大类,中国电信、中船工业、寄云、普奥、智能云科、富士康各有1个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