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说法|法律知识普及系列(7)
合同没有订立,但一方因此遭受损失能否要求对方赔偿?
一定条件下可以。《民法典》第500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案例】2016年3月11日,被告李某某以向原告转包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由,收取了原告张某170000元的工程保证金,并出具了收条,作为担保人被告王某也在收条上签名。原告张某进场后准备施工,工程分包人伏某以该工程已向他人转包为由予以拒绝,为此,给原告造成了施工前期的设备费和人工费损失67855元。综上事实,原告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由二被告返还原告保证金170000元,前期垫资费用67855元,共计237855元;由二被告向原告支付利息51000元。
【分析】本案中,被告李某某不具有工程转包资格,为订立合同,向原告张某提供不真实信息,损害了原告张某在缔约过程中的信赖利益,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应赔偿原告张某因合同未能成立而造成的损失。
【判决】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张某返还保证金及实际损失共计人民币250000元。
守法立信 懂法明理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