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温州市2022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用 摄
发布会现场,温州市疫情防控办常务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宏鸣发布有关情况。
春节临近,外防输入、内强管控的压力持续增大,保障群众健康平安过节这个任务艰巨繁重。大家需共同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优化疫情防控前端服务
对于来温返温人员,在来温前多途径提醒申领“温州防疫码”并主动申报行程。春节前后省外来温返温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证明,无法提供者,抵温后24小时内需做一次核酸检测。
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温州明确春节期间人员出行要求:
提倡3月15日前非必要不出温州,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
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跨市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
温州全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继续暂停经营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团队游业务。对居民个人出游建议以市内游、近郊游等为主,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各地积引导辖区企业市外员工春节期间尽量留在当地,做好留温人员生活保障、医疗服务、关心关爱等工作。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协)会等原则上取消团拜、年会、联欢、聚餐等活动。在全社会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倡导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并限制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来温人员参加。
严格医疗卫生机构防控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落实全员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尤其是高风险岗位人员核酸检测频次,进一步加强陪护、探视管理。
时刻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坚持“群众过节、干部过关”,市县乡三级应急指挥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各工作专班实体化办公,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应急力量全天候做好应急出动的准备。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还就大家较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
请问12345政务服务热线是如何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
温州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副局长 陶闽桄:
加强力量,热线畅通
调配16名话务管理力量充实到话务一线接听来电,协调13名电信114热线话务员支援12345政务服务热线。
快速响应,建立“日清日结”机制
对普通涉疫事项,受理后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话务员能解答的予以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需交办处理的,通过“民呼我为”平台流转至事权单位、乡镇(街道)办理,要求接收单位在24小时内处置完毕,并在平台中上报处置情况;紧急涉疫事项,通过“民呼我为”平台、电话、浙政钉、微信等渠道交办事权单位、乡镇(街道)办理,要求接收单位在4小时内处置完毕并反馈;特急涉疫事项,要求接收单位在2小时内处置完毕并反馈。
梳理分析,实时报送涉疫情信息
每天、每周、每月对群众涉疫困难和问题的办理、工作动态以及跟踪督办情况形成工作简报,报送群众涉疫困难问题工作服务专班。
严格办理,确定专人落地跟踪督办
对群众涉疫困难和问题未按规定时间处置反馈,或未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等问题,确定专人,开展督查督办,落地跟踪办理。
主动作为,积服务在外温州人
联动温州市投资促进局,编辑服务通知转发全国在外温商微信群,告知在外温商如遇疫情防控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可以随时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动市委统战部,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放置在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应用场景-“侨心宝”页面,告知海外温州人如遇侨事咨询、投诉、意见、建议等事项,可以随时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
今年春运形势有哪些变化?温州将采取哪些措施?
温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许杰煌:
今年春运的整体客流走势将基本持平,变化主要有三个:
道路水路客流下滑明显
从春运头三天来看,高铁、民航优势明显,首日虽有所下降,次日便分别增长40%和68%;道路水路客流明显下滑,日均同比下降约18%,预计春运期间将下降10%左右。
客流高峰相对集中
2022年春运客流分为节前和节后两个部分,节前主要由学生流、探亲流等长途客流为主,节前高峰期集中在1月17日-25日前后,主要是贵阳、郑州、成都、西安、武汉、南昌、合肥、徐州等地区,多数为过年探亲。节后主要由探亲流、商务流、学生流等短途为主,节后高峰期集中在2月7日-15日前后,主要以市内平阳、苍南、乐清,省内杭州、宁波,以及福建境内旅客为主。
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
春运期间特别是春节前后,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车流增加,人员集中流动性增强,总体疫情防控压力大。
为保障春运期间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出行,温州将采取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措施:
加强运输组织
组织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工作,对于务工人员、高校学生等重点群体,有集中运输需求且具备条件的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
加强大规模人群疫情防控
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站点,收费站、服务区等交通场所,严格落实好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一米线”距离、减少人员集聚、发热人员移交处置等防疫规定。
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等客运领域,企业和司乘人员要严格落实运输工具及个人防疫措施。
此外,根据高、中、低风险地区形势变化,将及时调整长途客运班线和实载要求,到中高风险地区的班线将临时停运。
强化春运服务保障
加强客流高峰时段、重点路段的路网运行监测,强化对重要通道、重要节点通行管控,强化高速公路收费车道运行监测和维护。
春节期间,很多新温州人都选择就地留温过年,文旅部门针对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旅游场所的疫情防控,有哪些部署安排?有无出台丰富市民群众及外地留温员工节日生活的相关举措?
温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 胡琼洲:
在疫情防控部署方面
强化防控机制建设。严格控制接待人数;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卫生管理。
加强防控能力提升。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测和管理;配足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强化督促检查职能。针对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各地文广旅部门及时梳理问题清单,围绕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重点时段,持续抓好常态化防控的督查检查。
在丰富节日生活方面
一方面,计划于1月底面向温州市常住人口及在温州市工作学习、观光旅游人员发放文旅消费券。同时,市、县文旅部门将举办宋韵塘河迎虎年、乡村音乐主题分享会等文旅活动,推出在温过大年等系列文旅线路。
另一方面,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根据疫情防控动态变化,按照当地党委政府防疫要求,免费向市民开放。全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在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向全体市民特别是留温过年外来人员,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同时,将依托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现有平台,推送内容丰富、选择多样的文化展览、在线阅读、云课堂、云端新年剧场等文化服务。
来源:温州发布,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