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正变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光伏直流汇流箱安装全流程:从开箱到测试的规范操作

企业动态

光伏直流汇流箱安装全流程:从开箱到测试的规范操作

2025-07-20

光伏直流汇流箱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其汇流效率与安全运行,尤其在农网、工商业等复杂环境中,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腐蚀加速、接触不良或故障跳闸。安装过程需严格遵循 “开箱检查→接线→接地→测试” 四步法,每一步都符合 GB 50797-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及产品技术手册要求。本文将系统拆解各环节的操作要点、工具准备与质量控制标准,为现场安装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南。
一、开箱检查:设备完好与附件齐全
开箱检查是安装的步,核心目标是确认汇流箱本体及附件无运输损坏,参数与设计要求一致,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后期返工。
1. 前期准备
  • 工具与资料:准备力矩扳手(量程 0-50N・m)、水平仪(精度 ±0.5mm/m)、万用表(精度 ±1%)、卷尺(精度 ±1mm),并核对设计图纸(汇流箱型号、安装位置、接入组串数量)与产品合格证;

  • 环境检查:确认安装位置(如支架、墙面)已完成基础施工(承重≥50kg/m²),周边无遮挡(距离障碍物≥50cm),且远离农药喷洒区、粉尘源(农网项目需额外确认)。

2. 开箱与外观检查
  • 开箱规范: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撬棍等尖锐工具)开启包装箱,拆除缓冲材料(泡沫、防潮膜),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导致内部元件松动);

  • 外观检查

  • 柜体表面:涂层无划痕、鼓泡、锈蚀(尤其边角部位),316 不锈钢柜体无凹陷(农网项目需重点检查防腐蚀涂层完整性);

  • 密封件:柜门密封条(EPDM 材质)无断裂、变形,接口处无异物附着;

  • 内部元件:目视检查铜排、熔断器、防雷器等是否有松动、脱落,端子排标识清晰(如 “PV1+”“PV1-” 对应 1 号组串)。

3. 附件与参数核对
  • 附件清单:对照装箱单清点附件,包括安装支架、连接螺栓(不锈钢材质)、接地线(≥10mm² 铜缆)、说明书、保修卡等,缺失需及时联系厂家补发;

  • 参数确认:汇流箱铭牌参数(额定电压 DC1500V、额定电流 20A / 路、防护等级 IP65)需与设计图纸一致,尤其注意组串接入路数(如 16 路汇流箱需匹配 16 组组件串)。

4. 初步功能检查
  • 手动操作汇流箱内断路器、隔离开关,确认动作灵活(无卡涩),分合闸指示正确;

  • 用万用表测量熔断器两端电阻(正常应为 0Ω,熔断则为无穷大),无出厂损坏。

二、接线:电气连接可靠与相位正确
接线是安装的核心环节,需保证组件串与汇流箱的连接牢固、性正确、绝缘可靠,尤其要避免正负短路(可能引发火灾)。
1. 接线前准备
  • 工具与材料

  • 剥线钳(调节剥线长度为 10-15mm)、力矩扳手(配备不同规格套筒)、绝缘手套(耐压≥1000V)、绝缘胶带(耐温≥105℃);

  • 光伏专用电缆(如 PV1-F 4mm²,耐候型)、防水接头(与电缆规格匹配,如 M16 对应 4mm² 电缆);

  • 电缆预处理

  • 组件串电缆端部剥线后,用酒精棉片清洁导体(去除氧化层),压接冷压端子(铜鼻子需镀锡),压接处用绝缘胶带包裹(重叠半幅,长度≥20mm);

  • 标记电缆编号(如 “组串 1+”“组串 1-”),与汇流箱内端子标识一一对应。

2. 组件串接入(直流输入侧)
  • 接线顺序:遵循 “先接负,后接正” 的原则,避免接线过程中正误碰柜体(接地)导致短路;

  • 端子连接

  • 将组件串电缆的正负分别接入汇流箱内对应端子(如 “PV1+” 接 1 号组串正),用力矩扳手按规定力矩紧固(M6 螺栓推荐力矩 8-10N・m,M8 螺栓 15-20N・m);

  • 多股电缆接入时,需导体插入端子孔(无外露铜丝),拧紧后轻拉电缆确认无松动;

  • 性检查: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量程 2000V)测量组件串开路电压(正常应为 300-800V),确认正负性与汇流箱端子一致(避免反接导致电流抵消)。

3. 汇流输出侧接线(至逆变器)
  • 输出电缆连接:汇流箱总输出端(“DC+”“DC-”)接入至逆变器的直流电缆,接线步骤同输入侧,注意:

  • 电缆截面需满足载流量要求(如 16 路汇流箱总电流 240A,需选用 35mm² 铜缆);

  • 输出端需安装直流断路器(额定电流为总电流的 1.25 倍),作为汇流箱与逆变器之间的保护;

  • 标识固定:在输出电缆上套标识牌(注明 “汇流箱 1→逆变器 1”),并用扎带固定(间距≤50cm),避免后期维护误认。

4. 接线后检查
  • 外观检查:接线端子无外露导体,电缆弧度自然(弯曲半径≥10 倍电缆直径,如 4mm² 电缆≥40mm);

  • 紧固检查:用力矩扳手复紧连接螺栓(防止运输振动导致松动),力矩值符合产品手册要求(如铜排连接螺栓力矩 25-30N・m);

  • 绝缘检查:用绝缘电阻表(500V 档)测量任意导体与柜体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正负之间绝缘电阻(≥100MΩ)。

三、接地:实现安全防护与浪涌泄放
接地是保障人身安全与设备防雷的关键,需汇流箱柜体、内部接地端子、防雷器接地的可靠连接,接地电阻≤4Ω。
1. 接地系统组成
  • 接地体:预先施工的接地(如 2 根 Φ50mm×2.5m 镀锌钢管,间距≥5m),通过扁钢(40×4mm)连接成网;

  • 接地线:汇流箱至接地体采用 10mm² 多股铜缆(黄绿双色),两端压接铜鼻子(与接地端子匹配);

  • 接地端子:汇流箱内设置专用接地端子(标识 “PE”),与柜体直接连接(截面≥10mm²)。

2. 接地操作步骤
  • 柜体接地:将接地线一端连接汇流箱底部接地螺栓(M8,力矩 15N・m),另一端连接接地体扁钢(用铜铝过渡端子,避免电化学腐蚀);

  • 内部元件接地

  • 防雷器接地端用 6mm² 铜缆连接至汇流箱接地端子(力矩 8N・m);

  • 金属支架、柜门等非带电金属部件需用接地编织线跨接(截面≥4mm²),整体接地导通;

  • 导通测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四法)测量接地电阻,若>4Ω,需增加接地(每增加 1 根可降低电阻约 2Ω)。

3. 农网项目要求
  • 接地体需远离农田灌溉区(≥2m),避免长期浸泡导致接地电阻升高;

  • 接地螺栓需涂覆凡士林(防腐蚀),并加装防雨罩,防止农药、化肥侵蚀。

四、测试:验证汇流箱性能与安全功能
测试是安装的后环节,需通过电气性能测试与功能验证,汇流箱满足运行要求后才能并网。
1. 绝缘电阻测试
  • 测试工具:2500V 绝缘电阻表(精度 ±5%);

  • 测试步骤:

  • 断开汇流箱与逆变器的连接,将组件串熔断器拔出;

  • 测量 “DC+” 与柜体之间、“DC-” 与柜体之间、“DC+” 与 “DC-” 之间的绝缘电阻,均需≥1000MΩ(潮湿环境可放宽至 500MΩ);

  • 不合格处理:若绝缘电阻偏低(如<500MΩ),需检查接线是否碰壳、电缆绝缘层是否破损。

2. 通流与压降测试
  • 测试工具:钳形电流表(精度 ±1%)、直流电压表(精度 ±0.5%);

  • 测试步骤:

  • 接入组件串(或用直流电源模拟),测量每路输入电流(应与组件串短路电流一致,偏差≤5%);

  • 测量汇流箱总输出电压与各输入电压之和的差值(正常≤2V,过大可能是铜排电阻过大或连接松动)。

3. 保护功能测试
  • 熔断器保护:用可调直流电源模拟短路电流(1.5 倍额定电流),熔断器应在 1 分钟内熔断;

  • 防雷器测试:用冲击电压发生器施加 8/20μs、40kA 冲击电流,防雷器应动作(残压≤1.5kV),且无损坏;

  • 反接保护:故意将 1 路组件串反接,汇流箱总输出电流应等于其他正常组串电流之和(反接组串无电流输出,避免影响整体)。

4. 并网前检查
  • 清理汇流箱内部杂物(如工具、包装材料),关闭柜门并锁紧(确认密封良好);

  • 检查标识是否清晰(如 “禁止合闸”“高压危险”),安装位置是否便于后期维护(距地面 1.2-1.5m);

  • 与逆变器通讯测试(若为智能汇流箱):通过监控平台查看每路电流、温度数据,通讯正常(刷新周期≤10s)。

五、安装后注意事项
  • 记录存档:填写安装记录表,包括接线图、测试数据、接地电阻值等,连同产品合格证、说明书一并存档;

  • 首次巡检:并网运行 1 周后进行首次巡检,重点检查:

  • 端子温度(用红外测温仪,温升≤60K);

  • 柜门密封(无进水、粉尘痕迹);

  • 接地螺栓(无松动、锈蚀);

  • 农网项目维护提示:每季度清理滤网(防尘)、检查防腐蚀涂层(有无剥落),雷雨季节前测试接地电阻。

结语
光伏直流汇流箱的安装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在每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 —— 开箱检查杜绝不合格品入场,规范接线低损耗导通,可靠接地保障安全防护,测试验证性能达标。尤其在农网等环境中,需额外关注防腐蚀、防尘细节(如密封件状态、接地防护),才能汇流箱在 10 年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
安装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产品特性与安全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安全事故。通过标准化安装流程,可将汇流箱的故障风险降低 70% 以上,为光伏系统的高效发电奠定基础。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