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浙一电气有限公司 > 智能II型环网柜的状态监测优势:故障预判与预警

企业动态

智能II型环网柜的状态监测优势:故障预判与预警

2025-09-24

智能II型环网柜通过多维度传感器部署、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分析、数字孪生建模等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电-声-热-环境”全参数的监测体系,实现了从局部放电检测到绝缘老化预测的全流程故障预判,将故障发现周期从传统月级缩短至小时级,显著提升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与运维效率。以下是其状态监测在故障预判与预警方面的具体优势:

### **一、多维度传感器融合,提升故障识别精度**

智能II型环网柜采用分层感知架构,前端部署特高频(UHF)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暂态地电压(TEV)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形成“电-声-热-环境”四维监测网络:

1. **特高频(UHF)传感器**:利用300MHz-3GHz频段信号穿透金属屏蔽层,精准捕捉电缆、GIS设备内部放电信号,实测显示局放信号识别准确率达95%,可发现早期绝缘劣化迹象。
2.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设备表面振动异常,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特征锁定放电位置,故障定位精度达0.5米,为运维人员提供精确的故障点信息。
3. **暂态地电压(TEV)传感器**:监测开关柜表面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补充UHF在金属封闭环境中的检测盲区。
4. **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柜内环境参数,结合负荷数据关联分析,预防因湿热、凝露导致的绝缘加速老化。

**技术亮点**:通过同步采集电、声、热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多参量融合监测,提升缺陷识别准确率,避免单一传感器误判。

### **二、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实现实时预警**

1. **边缘计算单元**:搭载特征提取算法,在本地完成信号滤波、时频分析等预处理工作,减轻数据传输压力。例如,通过小波包变换与神经网络抗干扰算法,有效滤除电磁干扰信号,提取反映绝缘状态的特征信号。
2. **云端诊断平台**:集成专家系统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设备健康画像数据库。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的分析,准确评估环网柜的绝缘状态,预测绝缘故障的发生概率。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范围时,平台立即触发预警机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运维人员,并提供详细的故障诊断报告和检修建议。

**技术优势**:边云协同计算形成分级决策体系,前端实现特征提取与轻量化诊断,云端完成复杂模式识别,显著提升预警响应速度。

### **三、数字孪生建模,实现故障精准定位与传播路径可视化**

1. **三维电磁场模型**:构建环网柜数字孪生体,模拟放电信号在设备内部的传播路径,结合传感器数据实现放电源的精准定位。
2. **故障传播仿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故障在不同工况下的传播过程,为运维人员提供应急预案的智能生成支持。

**应用价值**:数字孪生技术使运维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故障发展态势,提前制定隔离方案,避免故障扩大。

### **四、自适应阈值调节,降低误报警率**

1. **机器学习算法**:动态优化监测灵敏度,根据设备历史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自动调整预警阈值。
2. **抗干扰设计**:通过小波包变换与神经网络算法,有效滤除电磁干扰信号,避免因环境干扰引发的误报警。

**实际效果**:某电网企业应用后,误报警率降低30%,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 **五、全生命周期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 **健康指数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设备健康指数模型,实现跨环网柜的横向对比与趋势预测。
2. **负荷特性关联分析**:结合负荷数据与局放数据,优化设备投切策略,避免过载运行导致的绝缘加速老化。

**经济价值**:通过状态检修替代定期巡检,非计划停运时间减少65%,检修成本降低40%,设备使用寿命延长20%以上。

### **六、典型应用场景与效果**

1. **城市核心区供电**:在雄安新区电网建设中,智能II型环网柜通过实时监测绝缘状态,成功发现多起电缆终端绝缘缺陷,避免潜在短路风险。
2. **工业园区复杂工况**:在新能源接入场景下,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监测,保障新能源消纳安全,提升供电连续性。
3. **故障自愈控制**:结合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负荷转移,将供电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