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箱式固定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断路器故障诊断与更换指南
#### 一、故障诊断
**1. 故障分类与诊断原则**  
箱式固定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箱变”)的断路器故障可分为**高压室故障**、**变压器室故障**和**低压室故障**。断路器故障诊断需遵循以下原则:  
- **安全第一**:所有内部检修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流程,禁止带电作业。  
- **逻辑清晰**:按“先外观后内部、先电气后机械、先常见后罕见”的顺序排查。  
- **快速定位**:结合设备运行记录、保护装置报文及现场现象,缩小故障范围。
**2. 高压断路器拒动(无法分合闸)故障诊断**  
- **故障现象**:  
  - 手动或遥控操作时,断路器无动作。  
  - 控制回路指示灯不亮或闪烁。  
  - 保护装置报“断路器拒动”信号。  
- **可能原因**:  
  - **控制回路故障**:熔断器熔断、接线松动、继电器损坏。  
  - **操动机构故障**:弹簧未储能、液压/气动机构压力不足、机械卡涩。  
  - **断路器本体故障**:触头熔焊、灭弧室损坏。  
- **诊断方法**:  
  1. **电气回路检查**:  
     - 用万用表测量控制回路电压(直流系统应为110V或220V)。  
     - 检查熔断器是否熔断,接线是否松动,继电器触点是否接触良好。  
     - 测试辅助开关、行程开关触点是否可靠。  
  2. **机械部分检查**:  
     - 手动操作断路器,检查操动机构是否灵活,有无卡涩、异响。  
     - 检查合闸/分闸半轴是否复位,弹簧储能机构是否正常。  
     - 观察合闸铁芯动作是否顺畅,顶杆长度是否合适。  
  3. **本体检查**:  
     - 检查触头有无熔焊、烧蚀痕迹。  
     - 测试灭弧室绝缘电阻(应≥1000MΩ)。
**3. 其他常见故障诊断**  
- **隔离开关发热**:  
  - 现象:触头温度超过70℃(环境温度25℃时),有冒烟、异味。  
  - 原因:触头接触面氧化、积污,螺栓松动,弹簧压力不足。  
  - 诊断: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触头温度,停电后检查触头表面。  
- **低压断路器频繁跳闸**:  
  - 现象:断路器合闸后不久即跳闸,保护装置报“过载”“短路”“漏电”信号。  
  - 原因:过载、短路、漏电或断路器本身故障(如脱扣器损坏)。  
  - 诊断:检查负荷电流,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断开负载逐一排查。
#### 二、故障处理
**1. 控制回路故障处理**  
- **熔断器熔断**:更换同规格熔断体。  
- **接线松动**:紧固接线端子,确保接触可靠。  
- **继电器损坏**:修复或更换继电器,调整触点压力。  
- **辅助开关触点接触不良**:调整辅助开关位置,确保触点接触可靠;触点烧伤时进行修整或更换。  
- **操作电源电压过低或无电源**:检查直流系统,查找电压异常原因。  
- **行程开关触点未接通**:处理或更换行程开关。  
- **合闸线圈接触不良或断线**:调整合闸线圈接线,更换断线线圈;检查线圈电阻,不符合要求时更换。  
- **分合闸线圈同时带电**:检查二次回路接线,纠正错误。
**2. 操动机构故障处理**  
- **弹簧未储能**:调整弹簧储能机构,补充液压油或气体。  
- **机械卡涩**:  
  - 合闸半轴、分闸半轴卡滞:调整半轴位置,使其转动灵活。  
  - 合闸铁芯卡滞:修理或更换铁芯,调整电磁铁顶杆长度。  
  - 传动环节卡滞:检查各传动部件,清理污垢,添加润滑脂。  
- **机构储能弹簧力小**:紧固储能弹簧,增加弹簧预紧力。  
- **联锁装置调整不到位**:重新调整断路器与JS联锁装置,确保操动机构可靠复位。
**3. 断路器本体故障处理**  
- **触头熔焊或烧蚀**:更换触头或灭弧室,严重时更换断路器整机。  
- **灭弧室损坏**:更换灭弧室,测试绝缘电阻。  
- **机构箱内部件损坏**:  
  - 三角形杠杆滚针轴承损坏:更换轴承。  
  - 合闸滚子及掣子表面裂痕或凹凸:更换部件。  
  - 分闸滚子及掣子转动轴缺油或灰尘:清洗轴颈,添加润滑脂。
#### 三、断路器更换
**1. 更换前准备**  
- **安全措施**:  
  - 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确保设备完全断电。  
  - 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使用绝缘工具。  
  - 若无法停电,需采取带电作业防护措施(如踩干燥木板、使用绝缘操作杆)。  
- **工具与材料**:  
  - 准备同型号或兼容型号的断路器、螺丝刀、钳子、万用表等。  
  - 检查工具绝缘手柄是否完好,避免触电风险。
**2. 更换步骤**  
- **低压断路器更换**:  
  1. 断开总开关,摘掉下火电线,拧开上火线接头。  
  2. 用螺丝刀挑住断路器下方活口,从45度角拔出旧断路器。  
  3. 安装新断路器,先接上火线,卡住后向下一按,再接下火线。  
  4. 拧紧接线端子,用手或钳子拔动确认无松动。  
  5. 检查线路,合闸送电。  
- **高压断路器更换**:  
  1. 断开高压侧电源,挂接地线,释放弹簧能量。  
  2. 拆除旧断路器连接线,标记线号避免混淆。  
  3. 安装新断路器,固定在轨道上,连接控制回路和主回路。  
  4. 调整机械联锁装置,确保操作灵活无卡涩。  
  5. 测试分合闸时间、同期性、触头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后送电。
**3. 更换后测试**  
- **电气参数测试**:  
  - 测量控制回路绝缘电阻(应≥1MΩ)。  
  - 测试分合闸电压、电流,确保在额定范围内。  
  - 进行低动电压试验,验证合闸线圈动作可靠性。  
- **机械特性测试**:  
  - 手动操作断路器,检查操动机构是否灵活。  
  - 测试分合闸时间、速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 **功能验证**:  
  - 模拟过载、短路故障,验证保护装置动作可靠性。  
  - 检查“五防”功能(防误分合隔离开关、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等)。
#### 四、预防措施与维护建议
**1. 定期维护**  
- **电气部分**:  
  - 每半年检查控制回路接线,紧固端子。  
  - 每年测试控制回路绝缘电阻,更换老化元件。  
- **机械部分**:  
  - 每季度检查操动机构润滑情况,添加专用润滑脂。  
  - 每年调整弹簧储能机构,清理卡涩部位。  
- **本体部分**:  
  - 每两年检测触头压力、灭弧室绝缘电阻。  
  - 根据运行情况,定期清理触头氧化层,涂抹导电膏。
**2. 运行监控**  
- 安装红外测温仪,定期巡检隔离开关、母线接头温度。  
- 监控负荷电流,避免长期过负荷运行。  
- 记录断路器操作次数,接近制造厂规定的机械/电气寿命时安排更换。
**3. 技术改进**  
- 对故障多发点进行技改,如:  
  - 在合闸滚轮处加装弹簧,增加档杆回位弹力。  
  - 将机械连杆改为直线轴承,避免卡涩。  
  - 在动作连杆处做可视化标识,便于操作时观察机构状态。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