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浙一电气有限公司 > 矿山物联网建设,高压变电站的应用蓝海

企业动态

矿山物联网建设,高压变电站的应用蓝海

2025-09-24

矿山物联网建设中,高压变电站的应用蓝海主要体现在**设备状态监测、智能运维、安全管控、能效优化及数据融合决策**五大领域,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转型,解决传统运维模式效率低、安全隐患多、能耗管理粗放等痛点。以下是具体分析:

### **一、设备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1. **传感器网络部署**
在高压变电站的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等关键设备上部署温度、振动、局部放电、气体成分等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例如,电子式互感器可数字化传递电气量,消除磁饱和问题,提高测量精度;智能断路器通过分/合闸电流、位置信息监测,实现选相合闸和同步开断,减少系统波动。

2.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基于物联网采集的海量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设备健康评估模型。例如,通过分析变压器油中气体成分变化,提前预警绝缘老化;利用振动传感器监测断路器操动机构特性,预测机械故障。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升级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人员定位精度达30厘米,设备状态监测响应速度提升50%。

### **二、智能运维与无人值守**
1. **远程监控与自动化操作**
通过物联网平台集成SCADA系统、视频监控、机器人巡检等功能,实现变电站的远程操控。例如,力安科技的智慧矿山数字化配电网系统,通过加装智能电表和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开关状态、电压电流等参数,支持远程故障告警和智能运维,减少现场人工干预。

2. **巡检机器人与无人机应用**
部署轨道式或轮式巡检机器人,搭载红外热成像、超声波局放检测等模块,自动完成设备巡检任务。无人机可用于变电站周边环境监测,如山体滑坡、外力破坏等风险预警。铜坑矿通过构建工业以太网平台,将井下局域网与地面监控中心连接,实现高压系统网的实时监测,运维效率提升30%以上。

### **三、安全管控与应急响应**
1. **人员定位与行为分析**
为运维人员配备UWB或RFID定位标签,结合视频监控和AI行为识别技术,实时追踪人员位置,分析违规操作(如未戴安全帽、误入危险区域)。当发生危险时,系统自动触发报警并联动语音广播,指导人员撤离。

2. **环境参数监测与联动控制**
部署温湿度、SF6气体泄漏、水浸等传感器,实时监测变电站环境。当环境参数超限时,自动启动排风、除湿或报警装置。例如,某矿山通过物联网改造排水泵房,实时采集水泵阀门状态和排水量,结合开采需求灵活控制,避免水患事故。

### **四、能效优化与绿色运维**
1. **能耗监测与节能分析**
通过智能电表和电流互感器,实时采集变电站各回路用电数据,分析无功补偿、谐波污染等能效问题。例如,智慧矿山数字化配电网系统可挖掘能耗漏洞,助力用户节能降碳,某矿山应用后年节电量达15%。

2. **需求响应与负荷调控**
结合矿山生产计划,通过物联网平台动态调整变电站负荷分配。例如,在用电高峰期自动切换非关键设备,保障核心生产系统稳定运行。

### **五、数据融合与决策支持**
1. **三维可视化与数字孪生**
构建变电站三维模型,集成设备状态、环境参数、运维记录等多源数据,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实时映射。运维人员可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故障场景,优化应急预案。

2. **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基于物联网采集的长期运行数据,构建设备寿命预测、负荷预测等模型,为变电站扩容、技术改造提供数据支撑。例如,某特高压工程通过物联网分解施工单元,实现人机、设备、安全的分层决策管理,项目周期缩短20%。

### **应用蓝海的核心价值**
矿山物联网在高压变电站的应用,本质是通过“感知-传输-分析-决策”的闭环,实现从被动运维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其蓝海领域在于:
- **技术融合**:5G、AI、数字孪生与物联网的深度结合,推动变电站向“自感知、自诊断、自优化”演进;
- **场景拓展**:从单一设备监测延伸至全站协同控制,从生产安全扩展至能效管理;
-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数据服务(如设备健康评估、能效咨询)创造新增值点。

未来,随着矿山智能化政策的推进,高压变电站物联网将成为矿山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