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类型和特征1.杆间隙避雷器-结构:由气隙隔开的两根金属棒。 -应用:6-10kV线路、变电站入口点和农村电网的低成本保护。 -限制:放电后需要手动重置。2.喇叭间隙避雷器-设计:可调节的喇叭形电,用于控制电弧熄灭。 -用途:历史系统,因维护需要而被现代类型所取代。 3.多间隙避雷器-机制:多个串联间隙用于分阶段电压击穿。 -应用:中压工业设备(如变压器)。 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Tech Edge:具有非线性电阻的ZnO块;无间隙,反应迅速(<25ns)。 -用途:高压电网(500kV+)、太阳能发电场、数据中心。 5.电解液避雷器-功能:用于电离放电的液体/凝胶电解质(在现代系统中很少见)。 理想避雷器特性-正常电压下零漏电流。 -异常电压下的瞬时击穿(例如,>1.2倍额定电压)。 -高电流容量(例如50kA浪涌处理)。 -瞬态电压下降后的自恢复。
应用场景1.电网
-变电站和特高压线路的MOA。
-农村10kV馈线的杆间隙。
2.可再生能源
-用于耐盐光伏/风电场的带聚合物外壳的MOA。
3.通信系统
-用于RF/SCADA浪涌保护的多间隙避雷器(例如PTI-BB50系列)。 选择因素-电压等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5kV,杆间隙<10kV。
-环境:用于沿海地区的聚合物外壳MOA;用于干燥气候的瓷器。
-成本:杆间隙(低)与MOA(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