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京港高铁商合段、郑阜高铁昨天正式开通运营,安徽全部16个省辖市实现了“市市通高铁”。上海到亳州、阜阳、南阳等地昨天也首开高铁列车,时间上要比原先普速列车缩短一半以上。两条高铁新线开通初期,列车运行时速为300公里,12月30号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后,还有望进一步提速。现场情况,来听本台记者车润宇的报道:
上午9点47分,首列上海虹桥至亳州南的高铁列车从虹桥站驶出,沿途将停靠颍上北、阜阳西等原先只有普速列车开行的站点:“我们来的时候是坐普铁,坐了10个多小时,今天天通车,特意买了这个车次。”
京港高铁商合段北起河南商丘,向南经安徽亳州、阜阳、淮南等地,抵达合肥市,全长378公里,共设14座车站。郑阜高铁线路长276公里,自郑州南站引出,经河南省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市,抵达安徽省阜阳市,共设11座车站。两条新线的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在阜阳交会。在上海工作的阜阳人姚女士说,对于高铁的开行真的是盼望了很久很久: ”我在上海有很多同学都是老家的,我们天天在群里讨论,什么时候开通什么时候开通。我们回去也觉得方便很多,就希望能多开几班,很开心,真的是很开心。”
目前,上海虹桥站每天增开至亳州南2趟,阜阳西1趟,淮南南1趟,界首南1趟,南阳东1趟高铁列车。铁路上海站值班站长韩俊介绍,旅客乘坐高铁列车前往这些地方,较此前乘坐普速列列车旅途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原来上海到阜阳,普速列车要运行8小时03分,高铁开通后,上海到阜阳运行3小时48分,上海到南阳的,原来普速列车要运行18小时32分,高铁开通后,上海虹桥到南阳,运行时间大约是8小时32分。”
而在12月30日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后,两条高铁新线将进一步提速,上海到阜阳西的快旅行时间将压缩至3小时09分。同时,上海站仍将保留部分普速列车,以供不同需求的乘客选择。
新线路给沿线地区带来哪些变化?引人瞩目的是,阜阳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劳务输出地之一,每年有200多万务工人员从阜阳站前往全国各地,铁路年发送阜阳旅客就超过1200万人次,虹桥火车站值班站长韩骏的期待是,新线路的开通,有望缓解春运压力。
为不通高铁地区的旅客带来了方便,另一个在铁路的运能运行上,也有大大的提高。对接下来的春运、对旅客的输送,包括铁路的运能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安徽省界首市市长何逢阳看到的是机遇:“高铁的开通可以让我们界首更快速地融入长三角,可以让我们界首更好地去打造我们理想当中的门户城市。”
而郑阜高铁是以郑州为起点,经开封、许昌、周口至终点安徽省阜阳市的。作为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中的“一捺”,新建的五座高铁站,让周口在高铁建设上,实现了“从0到5的跨越”。
与其相关联的是,昨天也是郑渝高铁郑襄段开通的头一天,这段线路全长38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让从郑州到襄阳的铁路之旅,从原先的六个多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乘坐舒适度,也大大提升。它让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了“一撇”,南阳、平顶山等地还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郑渝高铁全线建成开通后,重庆通过高铁可实现4小时直达郑州、6小时直达北京。
郑阜高铁和郑渝高铁两翼齐飞,将成为中原城市群之间富有活力的动脉。
从整体布局看,同一天三条线路的开通,使我国新增铁路里程 超过1000公里,八纵八横 高铁网进一步加密。到年底前,还有京张高铁、成贵高铁、张家口到大同高速铁路等多条线路开通,让更多旅客享受到高铁的便利。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铁路预计完成旅客发送量36亿人次,较2012年增长92%,其中动车组预计发送旅客23.1亿人次,较2012年增长3.4倍。
自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腾空出世,短短11年,中国高铁的变化令世界惊叹。高铁的开通带来前所未有的时空效应,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经济地理格局。许多城市与地域陆续进入了“一小时通勤圈”“两小时生活圈”和“八小时交通圈”。可以说,列车拉进的是物理距离,疏通的是多种地理因素在区域经济趋同过程中的阻碍作用,缩短的是相对落后地区与距其较远的经济增长中心的追赶时间。
过去10年,高铁“四纵四横”网络的完美收官,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红利。未来10年,高铁“八纵八横”的建设,还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