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已不是某一项或某几项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有机融合,是装备、软件、网络、标准等相关要素的系统集成。要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必须锤炼一支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制造技术,且深刻掌握行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队伍。” 12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讲话时强调。
以“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供应商队伍,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本届大会,由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主办。会上发布了第二批符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规范条件的35家供应商名单;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被授予第二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辛国斌表示,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全国遴选出一批成效明显的试点示范项目,在航空、电力、炼化、建材等重点领域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在江苏、上海、广东、浙江等重点区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推动智能制造由理念普及、试点示范阶段进入到深化应用、全面推广阶段。
辛国斌强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发展智能制造中要发挥先锋队和排头兵作用,聚焦细分行业、面向中小企业,脚踏实地地提高自身能力,真刀真枪地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新兴技术实现了多点革命性的突破,并加速融入到智能制造中,在解决许多制造业难题的同时,也使制造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而庞大。这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根植行业。供应商要贴近行业发展实际,依据行业用户现实基础,量身定制分阶段、能落地,有成效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深耕细分行业,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技术诀窍,提炼总结形成标准,推动成熟解决方案链条式复制。
要提升能力。供应商要加强对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突破工业协议,控制系统等瓶颈限制,不断提升解决方案水平,积极布局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利用平台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推动解决方案模块化和产品化。
要融入生态。供应商要利用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平台,强化与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用户企业的上下游协同,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展开与金融、教育、市场等资源要素的全方位对接,促进智能制造集群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