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正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模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将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和模式应用于小水电站运行管理,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笔者就此谈谈认识,与同仁探讨。
一、引入新管理思维方式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强调管理的一次性过程,其包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值得小水电运行管理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1.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对小水电运行工作要进行全过程管理,将管理和控制的观念深入到年度计划、日常运行、检修、材料采购、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按照项目管理的计划、控制和总结三步骤,加强工作进度、费用、质量和人力控制,全面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量化管理。实现量化管理,第一是工作目标到位,即根据年度发电计划,对所有工作量化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第二是绩效考核到位,即对运行管理的阶段目标及时考查评价,并及时反馈于管理活动。第三是改进措施到位,即针对反馈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创新体制。充分调动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创造性,实现人性化管理;加强管理信息反馈和经验总结工作,促进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
4.重视积累。小水电运行管理工作的发展,建立在完整的设备运行资料和不断总结完善的管理技术积累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加强设备运行资料和管理技术的积累,不仅要完善资料的收集工作,更强调资料的整理和加工。
二、管理模式和技术的应用
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根据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应用了项目管理的模式和技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工作分解结构(WPS)的应用
工作分解结构是组织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其作用在于:明确和准确说明工作的范围;为各独立单元分派人员、规定这些人员的相应职责;针对各独立单元制订时间、费用和资源计划,提高时间、费用和资源计划的准确度;为工期计划和费用控制奠定基础,确定工作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
应用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目的是增强管理目标的可控性。根据工作分解结构的原理,可将电站检修工作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内容单一的、易于控制和检查的工作单元,并制作标准的工作单元操作文件,其中包括:准备阶段的人员组织、材料消耗、常用工具;控制阶段的工期、质量标准(图纸资料)、技术要点、操作流程;总结阶段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用实例:
某电站将主机机械检修工作内容分为:发电机部分拆装(小修和大修)、发电机下导部分拆装、水轮机导轴承部分拆装、水轮机顶盖部分拆装和主轴调整等5个工作单元。以发电机下导部分拆装工作单元为例,形成的单元操作标准文件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