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我国汽车工业处在高速增长期,规模效应开始呈现。压铸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关联度,主要集中于轿车的生产上。中国汽车工业的这种结构性改变,赋予了压铸工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压铸生产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根本改变,一些压铸企业经历了联合、兼并、改组,甚至有的倒闭,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将压铸生产移师海外,另设工厂。据国外传媒报导,汽车工业的一些国际巨头明确表示,有意从中国购买汽车零件、部件和整车。国内媒体也有相关报导,提及海外采购方要从中国购入汽车零部件,金额从数亿至几十亿美元不等。这一全球范围的举动,必然为压铸工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据统计,我国铝合金轮毂供应约占美国市场的40%,我国“十一五”计划末汽车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出口均呈加速增长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压铸企业获得ISO9000、QS9000、ISO/TS16949以及ISO14000等国际认证的工作不但十分重要,也是我国压铸企业在管理上升级、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拿不到必要的认证,是很难获得好订单的。
压铸行业主要受原材料上涨的牵制,行业竞争激烈,发展空间受限。虽然各种压铸件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压力无法由此完全消化,最终必将导致压铸件生产企业重新洗牌。目前,各企业都采用降低废品率、加强管理(包括品质管理、杜绝浪费等)、提高效率、整合流程、开发新产品等措施来改善经营。预计,压铸件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为:
一,引进国外压铸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和信息,构筑更多的外资、合资、合营、合股等新形式的压铸企业群体。
二,合并、联合的趋势有所抬头,有终端产品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联合、也有关联工序的企业联合、还有生产企业与供应商联合,具有或联合、或兼并、或依附等多种形式。
三,压铸厂专业性更强,规模逐步加大,有的还增加对压铸件进行后续加工,直至向用户交付加工好的成品零件。
四,有条件的零部件生产(如汽车的部件、组合件)企业设立或兼并压铸件厂,实现企业内压铸零件自我供应的良性循环和优化的管理模式。
未来几年压铸机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压铸机企业对该行业信心不足,停产转产的现象增加,大型厂商最终可能凭借实力度过难关,而小型厂商将新旧更替。将会出现以下竞争情况:
一,相关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逐步发展为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
二,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越来越强大,规模小实力差的公司随着竞争的激烈被迫转产,或被兼并而消亡。
三,新技术不断涌现,拥有新技术同时有较强实力背景的公司进入压铸机生产行业并将发展壮大。
四,压铸工业的外围装置、周边设备、成套设施等配套的工业门类不断扩展,日益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