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成功地在乙醇/水体系中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高电位镍锰等锰基正极材料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等,一系列具有均匀形貌的一维微纳结构电极材料,显示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据了解,这种组成、结构、形貌尺寸均匀一致的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持一致的充放电状态,而且一维微纳结构电极材料有利于缩短锂离子扩散、电子传输路径,缓冲锂离子在嵌入和脱出过程中引起的结构应变,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项目所制备的均匀一维微纳结构富锂材料,在10小时的缓慢放电和6分钟的快速放电测试中,其放电容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的溶剂可以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且易于实现产业化。
原标题:合工大实现锂离子电池性能突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