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下午,由市经信委指导,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SAIA)与闵行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人工智能与长三角协同创新高峰论坛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年会”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举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闵行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陈宇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理事长、上海仪电集团董事长吴建雄,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闵行区副区长吴斌,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金国军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三省一市经信部门、人工智能相关联盟、协会、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共同见证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的倡议发起仪式。同时,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成果《智联世界》在论坛上首发,2020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AIWIN)宣布启动,2019年度上海人工智能top企业榜单公布。
会上,陈鸣波副秘书长指出,上海正在加快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聚焦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引领突破,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发展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张英副主任指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自成立以来,在理事长单位领衔下,在各理事会成员单位和秘书处单位通力合作下,积极发挥平台优势,集聚上海人工智能领域代表性的企业和单位,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对优化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推进合作:长三角人工智能朋友圈再扩容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同样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自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高质量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就被提上了议程,作为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一体化成为必然。
此次高峰论坛上,来自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三省一市的人工智能联盟、学会和经济信息化研究机构等代表共同倡议,发起长三角人工智能发展联盟。据介绍,联盟将以搭建协同交流平台为己任,联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场景、数据、人才、政策等资源,积极营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各方一致提出,在长三角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势必将有机联结在一起,发展资源得到融合,实现“31>4”的效应。在“人工智能与长三角协同创新”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三省一市相关专家、企业和联盟组织代表共商长三角人工智能联动发展方案,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共同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营造协同化的智能生态环境、建设世界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深度赋能:搭建人工智能供需对接桥梁
从2017年起,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加快”、“加强”到“深化”,被确定为引领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经历了初期的摸索后,人工智能产业已日渐成熟,逐渐显现出细产业分工的态势,“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带动相关行业智能化转型。
据了解,为服务上海、打造人工智能高地,2019年4月,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在市经济信息化委的指导下发起成立。联盟以搭建“政、产、学、研、资、用”资源协同平台为任务,开展人工智能专业服务和国内外交流为抓手,致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集聚,积极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综合生态环境。成立短短8个月内,联盟已围绕着实现产业推动、应用使能、人才集聚、智库研究、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开展了大量工作,打造了“人工智能顶级赛事、孵化加速空间、人才技能培训平台、专业高端论坛”等一系列品牌活动。目前,联盟已发展会员单位300余家,涵盖了本市人工智能科研、企业、应用、园区等各类单位。论坛当天,联盟围绕AI赋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城市管理等三大重点领域,召开了专题闭门研讨会,邀请了相关领域主要场景应用单位,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对城市管理智能化趋势、医疗图像智能识别和辅助诊断、金融风控和反欺诈等具体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