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977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9月份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新动能持续壮大,企业效益结构性改善,小微企业政策惠及面持续扩大。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放缓,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加快。前三季度,能源发展呈现五个特点:一是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二是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三是能源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四是能源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五是改革创新推动新产业发展。 一、原煤生产增速放缓 9月份,原煤产量3.2亿吨,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080万吨,环比增加61万吨。前三季度,原煤产量27.4亿吨,同比增长4.5%,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


分煤种来看,9月份进口动力煤(包含烟煤和次烟煤,但不包括褐煤,下同)1355万吨,同比增加446万吨,增长49.06%,环比减少73万吨,下降5.11%。9月份进口额达89185万美元,由此可知,进口单价为65.82美元/吨,环比上涨0.04美元/吨,同比下跌10.42美元/吨。1-9月累计进口动力煤9548万吨,同比增加222万吨,增长2.38%;累计金额660301.8万美元,同比下降13.52%。9月份,进口褐煤837万吨,同比下降1.6%,环比减少88万吨,下降9.51%。进口金额36162.5万美元,同比下降16.3%。1-9月累计进口褐煤8783万吨,同比增长12.4%;总金额341735万美金,同比下降8.6%。



六、2018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2.5% 近日,自然资源部编制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矿产中有37种查明资源储量增长,11种减少。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2.5%,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0.9%,天然气增长4.9%,主要矿产资源储量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发现矿产173种,探明储量的矿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几种增至162种,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齐全、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之一。 七、政策与大事 1.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 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研究进一步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审议通过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部署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李克强指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发展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加快输煤输电大通道建设,推动煤炭安全绿色开采和煤电清洁高效发展,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李克强说,能源关系民生冷暖。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煤改气"用户,要落实好气源安排,坚持以气定改。突出做好东北三省供暖用煤保障。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2.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谢幕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根据新政,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超过15%,具体电价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通过协商或竞价确定。随着新政的出台,延续了15年的煤电联动价格协调机制的历史使命已基本完成。此次是政策的重大调整,基准价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下一步市场供需,为市场谈判或双边签合同塑造预期,政府不再去干预标杆电价,将加快煤电落后产能的出清速度,未来一大批竞争力不足的煤电企业将会被整合或出局。3.浩吉铁路开通新增2亿吨运力,利好西部煤炭产业近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勒报吉至吉安铁路(简称浩吉铁路,原称蒙华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版图新增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能源运输大通道。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开通初期开办车站77座,设计时速120公里,规划年运输能力2亿吨以上;它的开通不仅将缓解"两湖一江"内陆地区煤炭供应的短缺,还将重塑国内铁路煤炭运输格局。未来,陕蒙地区煤炭通过浩吉铁路直接输送给华中地区显然会比传统"海进江"的方式更为经济,因此上游煤炭产地的运输成本将有所降低,晋陕蒙等西部煤炭生产、加工、物流企业将直接受益。 八、未来分析与展望 今年三季度,受电厂库存高位、进口煤继续涌入等因素影响,电厂拉运国内煤炭积极性不高。今年夏季,由于电厂处于库存高位、需求不振的局面,即使8-9月份遭遇了台风等一系列影响运输的不可抗力,下游用户依靠高位库存,依旧对环渤海港口煤炭保持刚性拉运,促使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持续低位,煤炭市场遭遇旺季不旺。 由于需求不强,沿海煤炭运输表现平平,到港船舶稀少,煤价低位徘徊,且进口煤大量涌入,下游用户压价采购表现突出,最终传递到终端煤价,使港口成交价在今年夏秋之际保持低位徘徊,但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10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报收577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而上一期为578元,环比持平。由此,基本可以判断煤价将保持相对稳定运行的态势。四季度,进口煤限制措施对贸易商起到一定作用,进口煤数量将比三季度略低一些,对国内市场冲击减弱;加之电厂库存下降,冬季到来之前,阶段性补库将至,拉煤积极性提高。另外,四季度南方逐渐进入枯水期,水电出力减弱;浙江等地"双控"已经超额完成,外购电将有所减少,本地火电发电有所提升。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四季度,国家补短板、强基建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将拉动投资增速回升,水泥、化工等行业复工复产,工业用电有望恢复,带动市场煤拉运量有所增加;而即将到来的取暖季,取暖负荷提高,电厂耗煤数量将大幅增加,沿海煤炭运输趋向繁忙,不排除煤炭市场有转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