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安华仪电力设备厂 > 75米长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研制成功并试运行

企业动态

75米长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研制成功并试运行

2020-04-09

2005-1-410:11:31   来源:新华网

  国家十五863重大项目——75米、10.5千伏/1.5千安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顺利完成系统集成,日前通过了系统检测和调试,将投入并网试验运行。

  75米高温超导电缆是继完成我国第一个10米、10.5千伏/1.5千安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制后,我国科技人员在高温超导电缆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它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并网试验运行的最
长的高温超导电缆。这一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甘肃长通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研究开发的。

  有关研究表明,高温超导电缆在长度上有一个经济临界点,当高温超导电缆长度不到50米时,其损耗等于甚至大于相同容量的常规电缆;而当高温超导电缆长度大于50米时,就能显示出很好的节能效应,并且高温超导电缆越长,则其节能效果越好。高温超导电缆可以大大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总效率,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试验运行现场,三相高温超导电缆如蟠龙一般蜿蜒布置在试验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有序地进行着各项试验,实验仪器及计算机显示器上,代表各项试验运行指标的数据在不断刷新,通电交流电流值达到1500安培。

  75米高温超导电缆主要由超导电缆芯、低温容器、高电压绝缘、终端、低温系统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组成。在研究开发期间,科技人员在电缆的均流、电缆的绕制、电缆的电磁屏蔽、电缆的高电压绝缘和终端绝缘、电缆芯与终端的焊接、长距离加压过冷低温循环系统的优化设计、电缆多段连接以及电缆在线监控等许多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在超导电缆的均流设计、焊接技术、多段电缆的低温连接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所长肖立业研究员介绍,75米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制集中了国内超导技术、低温技术以及电缆绝缘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完全依靠国内技术自主研制成功,不仅是各合作单位科技人员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科技部新的政策导向和产业部门积极参与的结果。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