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梅兰日兰电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组合拳

企业动态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组合拳

2019-11-20

国家级AI创新平台扩围至15家 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发布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政策组合拳


《经济参考报》记者29日从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获悉,我国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再添“新军”,华为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平安的普惠金融平台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等10家头部企业正式入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再次迎来政策“红利”期。在这一领域,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平台扩容 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上海将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发力,让一切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试水”,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努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这是记者29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与此同时,上海将用好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创新平台、应用场景标杆,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标准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促进人工智能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发展。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当天的论坛上,科技部正式新增十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包括依托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基础软硬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自此我国国家级AI创新平台扩围至15家。


在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搭建顶级交流平台的同时,工信部也继续面向全球“揭榜挂帅”,会上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视觉图像身份识别、智能传感器四条测试赛道。


新技术加持 产业化加快落地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化加快落地。“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1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大会上表示。


当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蓝图初步显现。其中,北京、上海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形成头部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园区正加速推进,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占全国的86%。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安防、体感交互、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逐渐发展成熟,除了BAT押注,海尔、华为、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企业也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