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的基础原理和工作机制如下:
基础原理:
直流接触器主要依赖于电磁原理进行工作。当线圈通电时,会在铁芯周围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使得衔铁受到吸引力,从而带动触头动作。线圈匝数较多,电阻大,铜损大,是接触器发热的主要部件。为了保证线圈散热良好,通常将线圈绕制成长而薄的圆筒状,而且不设骨架,使线圈与铁芯间距很小,以借助铁芯来散发热量。
工作机制:
1. 线圈通电:当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电流,产生磁场。这个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可以根据右手定则来确定。
2. 衔铁吸合:由于磁场的作用,衔铁会受到吸引力。当这个吸引力大于衔铁的反力(如弹簧力)时,衔铁就会开始运动,带动触头动作。
3. 触头动作:衔铁会带动主触头闭合,使得电路接通。同时,衔铁也会带动辅助触头闭合,实现电路的自锁或互锁功能。
4. 线圈断电: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衔铁失去吸引力。此时,反力(如弹簧力)会使衔铁复位,带动触头分离。
5. 触头分离:衔铁带动主触头分离,使得电路断开。同时,衔铁带动辅助触头分离,解除电路的自锁或互锁功能。
在触头分离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弧,这会对触头造成烧蚀,影响接触器的寿命和可靠性。因此,需要采用灭弧装置来熄灭电弧。
另外,由于直流电没有过零点,为保证线圈断电后衔铁能可靠释放,在磁路中常垫有非磁性垫片,以减小剩磁影响。同时,铁芯可用整块铸铁或铸钢制成,铁芯端面也不需要嵌装短路环,因为铁芯中不会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铁芯不发热。
以上就是直流接触器的基础原理和工作机制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