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保护类型与功能
1. 短路保护
速断保护:
功能:用于快速切断线路上的短路故障,避免电弧引发瓦斯爆炸或设备损毁。
配置:通过电流互感器(CT)采集电流信号,当电流超过整定值(通常为额定电流的 5-10 倍)时,在 0.1 秒内触发断路器跳闸。
适用场景:保护线路首端或靠近电源侧的短路故障,如母线短路、电缆相间短路。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功能:针对线路过载或末端短路故障,提供延时动作保护。
配置: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一定倍数(如 1.2-1.5 倍)时,根据预设的延时时间(0.5-2 秒)跳闸,防止设备因长时间过载损坏。
适用场景:保护线路全长范围内的短路故障,与速断保护配合,形成阶梯式保护。
2. 漏电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功能:检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避免漏电电流引发瓦斯爆炸或人身触电。
配置:利用零序电流互感器(ZCT)采集线路对地不平衡电流,当漏电电流超过整定值(一般 10-30mA)时,迅速切断故障线路。
适用场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矿井供电系统。
漏电闭锁保护:
功能:在合闸前检测线路绝缘电阻,若绝缘电阻低于设定值(如 1140V 系统≤20kΩ),禁止断路器合闸,防止带故障送电。
配置:通过绝缘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线路绝缘状态,实现预保护。
3. 其他保护
过电压保护:配置避雷器(如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限制雷击或操作过电压,保护设备绝缘;当电压超过额定值 10%-15% 时,触发报警或跳闸。
欠电压保护:当电网电压低于额定值的 60%-70% 时,延时切断非重要负荷,避免电机堵转烧毁,保障通风、排水等关键设备供电。
超温保护:在断路器触头、电缆接头等易发热部位安装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如 80℃)时,发出报警或跳闸信号。
二、保护配置原则
选择性:各级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整定值需配合,故障时仅切断故障线路,非故障线路持续供电。例如,末端馈线柜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应小于上级开关柜。
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小故障电流应有足够的反应能力,灵敏系数需≥1.5(如零序电流保护对小漏电电流的检测灵敏度)。
可靠性:采用双重化保护配置(如主保护 + 后备保护),关键元件(如继电器、CT)需冗余设计,避免单一元件故障导致保护失效。
速动性:对于短路等严重故障,保护装置需快速动作,减少故障持续时间,降低事故危害。
三、典型配置方案
1. 井下中央变电所进线柜
主保护: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
后备保护:延长时限的过电流保护,防止上级线路保护拒动时切断电源。
智能配置:配置微机保护装置(如 RCS-9611CS),集成多种保护功能,支持远程通信,实现故障信息上传与远程控制。
2. 采区变电所馈线柜
主保护: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漏电闭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
辅助保护:欠电压保护、超温保护。
特色配置:采用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通过检测各线路零序电流相位和幅值差异,精准定位故障线路,避免大面积停电。
3. 移动变电站配套开关柜
核心保护:加强型速断保护(分断时间≤30ms)、漏电闭锁保护、短路故障检测装置。
适应性设计:考虑设备移动振动,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保护元件,在复杂环境下可靠动作。
四、智能化升级方案
微机保护装置应用:替代传统电磁式继电器,通过数字算法实现保护功能,具备自检、故障录波、通信接口(RS485、以太网)等功能,可接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如 KJ95X)。
故障诊断与预警:利用大数据分析保护装置采集的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预测设备故障趋势,例如通过分析零序电流变化趋势,提前发现线路绝缘劣化问题。
区域选择性联锁(ZSI):相邻开关柜通过通信网络交换保护信息,实现故障区域的快速隔离,减少停电范围,提升供电可靠性。
远程控制与联动:支持地面集控中心远程分合闸操作,与瓦斯监控系统联动,当瓦斯浓度超标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电源。
五、配置要点与注意事项
整定值计算:需根据电网参数(如线路长度、负荷大小)精确计算保护整定值,避免误动作或拒动作。
定期校验:每季度对保护装置进行模拟故障测试,动作准确性;每年对 CT、ZCT 进行变比和性校验。
抗干扰设计:保护装置电源加装滤波模块,控制回路采用屏蔽电缆,防止电磁干扰导致保护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