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乐清市东禾电气有限公司 > 东禾八月讲坛 x 新能源、金融等领域大咖云集雁荡山论剑 解码储能发展密码

企业动态

东禾八月讲坛 x 新能源、金融等领域大咖云集雁荡山论剑 解码储能发展密码

2025-08-18

思想的盛宴,智慧的交锋

 8月14日—16日,2025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与技术前沿雁荡山研讨会 X 东禾讲堂在浙江雁荡山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源网荷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产投相融、智启新程”为主题,吸引了新能源储能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1.jpg


重磅嘉宾齐聚:跨域领袖共赴行业智慧之约

港华能源,天能储能,国开行,海辰储能,弘正储能,青山集团,厦门象屿,瑞浦兰钧,雁荡电气,东禾电气、新能源领域投资代表等公司领导参加会议并做主旨报告。

本次雁荡山研讨会由港华能源、东禾电气联合举办,旨在为新能源领域的企业搭建交流共享、融通发展的专业平台。发布产业和技术前沿信息,促进新能源领域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助力国家新能源领域体系的构建。


以实体项目为镜,解析新能源产业 “政策 - 市场 - 协同” 落地逻辑

研讨期间,参会领导专程赴浙江规模最大的电化学储能标杆项目 —— 国能温州梅屿储能电站开展实地考察,通过走访电站控制中心、储能电池舱区及运维现场,系统调研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并网运营的全周期实践。该项目总容量达 200 兆瓦 / 400 兆瓦时,一期 100 兆瓦 / 200 兆瓦时已成功并网,作为 “十四五” 首批示范项目,其高效落地与稳定运营的实景,生动印证了政策红利的释放路径、储能市场的商业逻辑及跨领域协同的价值创造机制。

在实地考察中,详细了解了 “政策引导 — 技术支撑 — 市场响应 — 多方联动” 的运作模式:从依托省级示范政策加速审批落地,到采用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保障安全高效运行;从通过峰谷调节参与电力市场实现收益平衡,到浙江院、业主单位、电网企业等多方协同推进建设运维。这些实践细节为与会者直观解答了 “政策落地如何转化为产业动能”“储能项目如何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价值”“跨主体协同如何提升项目效能” 等核心问题,以具象化的项目样本呼应论坛宏观议题,为新能源、金融、高能耗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战经验与方法论。

实地考察赋能实践:东禾电气展现细分领域创新实力

研讨期间,参会领导专程赴东禾电气厂区实地考察。东禾电气总经理陈积来详细介绍了企业生产流程、技术创新成果及未来规划,领导们细致问询核心技术细节,对企业在细分领域的突破与积淀给予高度肯定。这场 “研讨 + 实地” 的联动,既让决策者直观把握行业发展实景,也让企业更精准理解政策导向与市场机遇,为后续成果转化与合作深化筑牢基础。


2.jpg


行业领袖宏观洞见:解码产业发展核心逻辑

各领域领军人物立足全局,分享对产业趋势的深度研判,为论坛注入宏观战略思考:

  • 新能源领域投资代表蒋总:从产业周期视角指出,新能源产业已进入 “存量稳基、增量提质、变量可控” 的成熟阶段。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但市场结构将优化调整 —— 光伏发电时段峰谷差收窄,“两充两放” 峰谷套利模式仍具生命力;储能成本下行驱动市场扩容,8-9 个点的投资收益率凸显长期价值,而光伏赛道因竞争加剧收益率稳定在 6-7 个点,需以 “竞争环境适配” 思维制定战略。

  • 国开行桂总:从资本赋能产业的宏观逻辑强调,“深度穿透产业本质是精准投资的前提”。主张构建 “政策 - 资本 - 产业” 双向绑定的长效机制,以互信为基石实现资源高效配置,让金融活水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象屿赵总:聚焦高能耗产业转型的宏观机遇,提出钢铁、电解铝等传统产业在 “双碳” 目标下将迎来结构性重构。企业需把握能源革命与技术迭代窗口,象屿将以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助力优质项目突破转型瓶颈。

  • 天能袁总:从企业实践映射宏观趋势,披露年用电 36 亿度的能源需求背后,“碳排放合规已成为全球化竞争的核心门槛”。出口欧美市场的实践表明,绿色低碳能力直接决定企业全球话语权。

  • 青山席总:以全球化布局案例阐释产业升级路径,其镍金属(全球占比 37%)、不锈钢(全球占比 31%)的产能规模,及 70% 产能布局海外、获西班牙等国政策支持的实践,印证了 “全球资源整合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 海辰石总:从长期主义视角强调,产业投资需超越 “单个项目短期回报” 的局限,立足 “行业生态构建与长远价值创造” 布局,以战略定力穿越市场波动周期。


3.jpg


多维呼应:宏观逻辑与实践的深度耦合

(一)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的协同验证

蒋总提出的 “新能源政策红利与储能市场空间” 宏观判断,在梅屿电站中得到直接印证。依托省级示范项目政策支持,电站通过峰谷调节参与电力市场,年增清洁能源消纳 4.8 亿千瓦时、减碳 38 万吨,完美诠释了 “政策引导 + 市场驱动” 的产业发展逻辑,印证了储能在成本下行周期中的市场存续性与价值创造力。

(二)投资战略与长期价值的双向契合

研讨中 “投资需立足行业长远价值” 的宏观理念,在梅屿项目中清晰显现。尽管单个储能项目回报受建设、运维成本影响,但从全省能源结构转型、电网安全稳定的宏观视角看,其战略价值远超短期收益,与石总 “长期主义布局” 的观点高度契合,为资本如何平衡 “短期回报与长期价值” 提供了实践参考。

(三)跨域协同与产业生态的构建实践

国开行 “互信共建、深度协同” 的宏观主张,在项目全周期中落地生根。浙江院与业主、电网企业基于对储能产业的共同理解,从勘察设计到并网运维全程紧密联动,以专业协同推动项目高效落地,成为 “产业、资本、技术” 跨域融合的宏观范本。

此外,梅屿电站的调峰减碳能力,还为高能耗产业转型提供了宏观借鉴 —— 钢铁、电解铝企业可通过储能优化用电曲线降低碳排放,天能等出口企业可借助储能技术满足国际碳指标要求,为 “高能耗转型”“碳合规” 等宏观议题提供了跨领域协同的解决方案。


4.jpg


凝聚宏观共识:从思想共鸣到协同前行

经过多日深度研讨,参会领导在产业发展核心议题上达成宏观共识:面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源革命浪潮,单领域 “独善其身” 已难以为继,唯有以 “协同” 为纽带,打通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的壁垒,抓住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战略窗口,才能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雁荡山研讨会的落幕,是宏观共识凝聚的节点,更是协同实践的起点。这场覆盖新能源、金融、高能耗产业的智慧交融,让 “政策 - 资本 - 产业” 协同的逻辑更清晰,让绿色转型与全球布局的路径更明确。未来,随着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 —— 从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到高能耗产业的低碳升级,从资本的精准滴灌到全球资源的高效整合 —— 各领域将以更紧密的协同、更长远的布局,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向更高质量演进,在时代变革中开辟出协同发展的广阔天地。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