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华南区优尔检测技术(深圳)公司 > 为了“蔗”口甜

企业动态

为了“蔗”口甜

2019-12-16

为了“蔗”口甜

文/石头

80年代,国内影院几乎是一夜之间走向了没落。而在当年如火如荼全民观影潮正热时,零食匮乏。看电影除了嗑瓜子,啃甘蔗是很“疯狂”的。每一场电影散场之后,地上狼籍一片的甘蔗渣、瓜子壳儿,丝毫没什么环保不环保、素质不素质的自我要求,反倒像彰显了一种“观影文化”。

我那会儿也还只是个毛孩儿,牙口倍儿棒,啃甘蔗自是不在话下。还记得时常跟着巷子里别家的孩子们一起玩吐甘蔗渣比远的无聊游戏,甚是乐此不疲。后来也不知道我爸是哪儿看来的,甘蔗被削皮后切成若干节,又被劈柴一般劈成一条条,再不用费力去啃,吃起来便利多了。这样被处理过的甘蔗,像极了前两年在一家粤菜馆里点的甘蔗马蹄饮,也让我想起了老爸这个大老粗也为我做过这样的事。

说起“老爸”,鲁迅先生在《父亲的病》中说到一个“名医”给父亲开的一张药方“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直到后来鲁迅先生抱憾父亲的死,导致鲁迅先生对当时的“庸医”和中医充满了无奈以及唾弃,至死也不愿意再相信中医。对于那个“名医”是怎么想到用甘蔗来充当药引,也不得而知,更不知如何评论了。

到了9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大变样,吃的喝的,早已不是那些年的“光景”,至于甘蔗,俨然变成了一代人的回忆。再看到水果摊的甘蔗,想到老爸的牙也都光荣退伍,甘蔗已多年不进我们的门,也早没了儿时那般天真的热情了。

纵观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出产甘蔗,中国作为最大生产国之一,早在春秋战国,王公贵族吃烤肉就已经会搭配甘蔗。《楚辞·招魂》中“胹鳖炮羔,有柘浆些”的“柘”说的就是甘蔗,这般烹饪的巧思的生活享受完全不输现代人。

甜和咸,在我们的味觉史上都有着厚重的篇幅。魏晋以降,甘蔗的种植和生产发展推动着制糖业的成熟,尤其到了唐代,遂宁庶农因学会制冰糖而尝到了利润的“甜头”。马可·波罗13世纪游历到中国后,在其《游记》中也赞叹当时的粤、闽等八省的产糖量“其量之多,几使人不可相信”。尤其到明清时期,甘蔗种植发展到空前的规模,才有那首既写实又富有诗意的词:“蔗田万顷碧萋萋,一望茏葱路欲迷。裍载都来糖廍里,只留蔗叶饷群犀。”

可能有太多软绵多汁的水果可供选择,任谁家里也不会为了吃甘蔗去准备专业的刀具,要削皮又得好牙口。有时也会看到超市冷藏柜里摆着真空包装去了皮切成段的甘蔗,却从没买过。似乎被人们“抛弃”就是它的命运。直到人类又发明了榨汁机,可即便是这样,景点的现榨甘蔗汁看上去依然乏人问津。即便是现如今,影院文化强势逆袭回归,却再也没有甘蔗的位置了。

种植的辛苦、利润的削减,人工的开支种种问题导致种植甘蔗已无利可图。但我想我可以从即刻开始,趁着牙口还行的时候,多买几根甘蔗,不为别的,就只为了“蔗”口甜。

《能源评论》杂志投稿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