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 家门口的电表箱、信箱、垃圾箱正在泄露你的隐私 在一番闲聊中,夫妻大盗顺利实现了从博取信任到完成盗窃的过程。 而最初的突破口,竟是受害者家里的电表箱。通过电表箱,他们获知了房主的姓名。 骗子屡试不爽的"三部曲" 87岁的方大伯家住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玕南村。近日中午,他坐在家门口休息。 这时,来了一男一女,两人说温州话,年纪约40来岁,像是夫妻。方大伯没想到,一个陷阱正等着他。 一、套近乎: 两人中的男子主动和方大伯打招呼。"阿公,饭吃了没?" 随后男子说出了方大伯儿子的名字,问"方某是你什么人啊?在家吗?" "他是我儿子,你们找他有什么事吗?"见对方能说出儿子的名字,方大伯没防备。 "我是他朋友。这几年到国外去了,刚回来。" 听说是儿子的朋友,方大伯赶紧让他们进屋子坐,拿出饮料招待。闲聊中,两人询问了方大伯有几个子女等家庭情况。实际上,他们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只有方大伯一个人在家。 二、表关心: 方大伯拿出喷雾剂喷苍蝇,男子好心阻止:"这个药不能喷,喷到碗里就不好了。" 两人对方大伯的身体状况也很关切,叮嘱说:"年纪大了,要吃好点,多买点东西补补。" "钱我也有的,有买呢!"方大伯感谢他们的好意。 三、打电话: 聊了一会,男子拿出手机,说给方大伯的儿子打个电话。电话打通了,能听到里面有人在讲话。 "我在你家呢,你老爸在。"男子寒暄说。 在电话里,男子还聊起有个朋友的长辈去世了,问要不要一起去送个人情。(其实男子打的根本就不是方大伯儿子的电话,而是打给同伙的。) 治心脏病的29800元钱不见了 见时机成熟,男子站起身,说要上洗手间。方大伯很放心地指了指里面,让他自己去。 女子接着和方大伯聊天。 过了一会儿,男子出来了,两人借口告辞。 晚上儿子回来,方大伯说起白天的事。但儿子想不起来有这样的朋友,很纳闷,怀疑老爸是不是遇上坏人了。 可方大伯坚持说这不可能。两人能报出儿子的名字,又没骗钱,讲话又客气,不像坏人。 直到回房间睡觉时,方大伯检查了抽屉,才发现抽屉的锁被撬了,里面的29800元现金不翼而飞! 方大伯有心脏病,这些钱放家里可是治病应急用的。 小偷仔细看了方大伯家的电表箱;家人报了警;最令他们不解的是,小偷怎么知道户主方某的名字的? 接到报警后,温州公安局瓯海分局刑侦大队介入调查,有一个细节他们也很不解:通过调取周边监控,警方发现嫌疑男子在进入方大伯家之前,曾抬头仔细查看房子外墙上的电表箱!难道他们对方大伯家的用电量感兴趣?通过技术手段,6月5日上午,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苏某。其今年40岁,温州市鹿城区人。他是个惯犯,曾因诈骗罪入狱,刚放出来不久。而当天同行的则是他的妻子。 苏某交代说,他查看电表箱是有大用场的,因为上面往往有户主的名字。当天他利用电表箱上看来的名字和方大伯打招呼,并取得信任。后来,他借口上洗手间进入方大伯的卧室,用随身携带的小螺丝刀撬开抽屉,盗走现金。 幸亏警方侦破及时,苏某还没来得及花赃款,已被全部追回。目前苏某涉嫌盗窃已被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 隐私很有可能泄露在家门口 瓯海警方提醒说,家门口的很多东西容易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等隐私,比如水表箱、信箱、垃圾箱等,因此得多加防备。 信箱里的信件,尤其一些商家发来的广告信件,不要因为没用就随手一扔,那上面可有你的住址和姓名。 有些人的银行凭条、快递单都懒得撕,直接扔进垃圾箱。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看到更危险,里面除了姓名、住址等,还有银行账号、手机号等信息。 当然,光防止隐私泄露还不够。瓯海警方提醒,冒充家人的朋友来诈骗、盗窃的情形很多,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不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必要的时候打个电话向家人核实一下。 据了解,苏某作案当天,他还去了另一户人家。但因为对方说要给家人打电话确认,他见没戏唱就离开了。 武汉谷龙电气提醒您,平日不但要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同时一定要时刻注意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