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火电缘何"破局" 公开资料显示,火电由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生物质发电,以及余温、余压、余气发电构成。 今年1-10月份,天然气新增装机474万千瓦,增速明显小于去年。从2017年开始,随着我国煤炭减量替代政策的实施、"煤改气"工程的推进,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量开始不断走高。 但是,从成本及调峰方面看,燃气发电既不靠谱也不经济。造价不低,利用率不高、气价高、气源保障能力不强,种种原因使近两年天然气发电的占比出现下滑。 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提出自2016年起,3年至5年内,煤炭行业将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作为提纲挈领性质的文件,煤炭行业去产能拉开帷幕。由此,从煤电装机近几年情况看,新增装机同样呈现下降趋势。 与天然气和煤电不同的是,作为火电大军的一员,生物质的发展正不断提速前行。2018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784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
2019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214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995万千瓦,同比增长22.1%;生物质发电量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3%,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今年1-11月份的新增数据中,仅有火电出现了正增长,这无异于一个危险的信号。天然气发电成本高不稳定、煤炭燃烧是污染最严重的化石燃料、生物质能发电效率较差,这些沉疴宿疾多年来一直无法被切断。 02"让位"清洁能源 但是,如果风电或者光伏等清洁能源能够以比火电还要低的价格并网,将对火电造成巨大打击。 目前绝大多数省的火电上网电价可以控制在0.25-0.45元/度之间。核电核准之后0.43元/度。风电1-4类资源区的风电电价在0.4-0.57元/度,光伏0.35-0.55元/度。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举行的太阳能招标中,已经出现了0.26元的中标电价,且在中国的多个省区,光伏发电的价格已经低于煤电。 风电在今年同样蓬勃发展,自5月24日的风电平价上网的时间表公布以来,"抢装潮"成为风电行业主旋律,2019年前三季度招标已经达到49.9GW,其中仅第三季度招标量就达到17.6GW。 作为一种稳定的大型基荷低碳能源,目前我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16%。在我国电力工程单位造价方面,目前核电最高,超过1.6万元/千瓦,和海上风电相当。 而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当中,水电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5226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2227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2999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8.5%。根据中电联预测,截至2019年年底,水电装机容量将达3.6亿千瓦。 当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调整,火电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火电行业而言,国家禁令早已下发,2016年,国家能源局就曾强调:凡是被定为红色省份的自用煤电项目,即便纳入规划项目尚未核准的,暂缓核准;已核准项目,暂缓开工建设;已开工的,停止建设。 尽管这并未阻止火电厂的建设和火电装机的提升,可即便是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建起来的火电厂,未来也终将会因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而失去竞争力,新能源在最后也终将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