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天,央行发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礼包。央行1月1日宣布,决定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为何选在此时降准?此次降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年初市场流动性需求大,降准有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鉴于1月份有逆回购陆续到期,叠加缴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等因素,通过降准一方面可以满足上述流动性需要,另一方面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民生银行(6.310, 0.00, 0.00%)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今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流动性面临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增大,此次降准可以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体现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中信证券(25.300, -0.36, -1.40%)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说。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投放信贷普遍遵循“早投资早收益”的原则,因此每年初都是银行投放信贷、进行债券投资的“旺季”,央行选择此时降准也有支持银行开年投放信贷的考虑。
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当前贷款利率下行并不明显,原因之一是银行负债成本较高,这导致银行主动下调贷款利率的动力不足。
“降准相当于给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负债,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李奇霖说。
资金如何使用?央行明确,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降准,央行特别强调了有利于增强中小银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下一步应继续优化“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框架,通过定向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结构性政策工具为中小银行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持,降低中小银行资金成本。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
全面降准即将落地,有人疑惑,这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四季度例会也指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董希淼认为,新的一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稳增长,更强调结构性、定向性调整,同时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作为普通老百姓看到这条新闻时会有些许疑惑:降准是什么意思?和降息又有什么区别?
降准是什么意思?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作为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现储户的存款。
举个例子:
降准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20%,那么银行每收进100元存款,就要上交20元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元才能去放贷。
如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后,那么银行可以放贷的金额就可以变为80.5元了。
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
那么降准和降息有什么区别呢?
降息是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没有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其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但不一定代表货币流通量就会因此增加。
降息主要有两个作用:
1、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让钱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
2、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简单的来讲,降准是投放流通货币,降息是鼓励投资。
2019年,央行降准3次
2020年,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改
在刚过去的2019年,央行先后已降准三次。
1、2019年1月4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两次执行,累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2、2019年5月15日,央行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2800亿元,全部用于发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
3、2019年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19年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此次降准增加了商业银行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共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历次降准中,央行均提到,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这显示了国家对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关切与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多次重申,降准并不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2019年1月4日,央行就指出,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此次最新的公告中,央行亦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从2019年8月21日,光伏概念股迎来大涨之后。资本市场普遍对光伏行业保持乐观预期。2019年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再次刺激了资本市场对光伏行业的热情。光伏制造型企业大多为民企,本在531后难于获得银行贷款,部分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央行这次放水,惠及到了全行业的光伏企业,光伏企业紧张的现金流有望得到缓解。
对于分布式光伏从业者来说,央行放水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投资者和业主变得有钱了,可以拿出闲钱来投资光伏电站了,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好处。
不管是工商业分布式,还是户用光伏,业主都更容易在银行贷款,这将大大刺激投资者参与光伏电站投资的积极性。户用光伏经销商可以与当地商业银行洽谈“光伏贷”业务,有望重启之前的光伏贷款业务,帮助拓展业务。
这次降准0.5个点,可以预期,行业有望迎来全面回暖,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