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政府积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着重抓好重点环节,在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大检查等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清剿火患"战役,推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部门联动,进一步健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避免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各地积极协调整合社会资源,运用综合执法手段,确保消防部门与相关业务单位密切协作、共同推进消防安全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各地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中积极联合公安、建设、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大力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合力。去年10月27日,四平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面加强冬季防火工作深入推进"清剿火患"战役会议,明确了"清剿火患"战役的目标、整治范围及职责。同时,公安局将"清剿火患"战役列为公安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全市公安、消防全警动员,层层部署,全面吹响全市"清剿火患"战役号角。期间,四平市政府副市长、市安委会副主任陈振虎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宁源、市政府副秘书长鲍贵臣等党政领导亲自带队督战"清剿火患"战役行动。
深化综合防范,筑牢隐患整治排查体系。各地以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娱乐场所为重点,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全面整改危害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同时全面落实单位主体责任以及消防部门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及时督办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推进执法力度的提高。不断加大检查的频次、力度,加强对各类场所的定期夜查和错时检查,严防各类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在检查的过程中,针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集中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彻底净化消防安全环境。
加强火灾隐患整改长效机制的建立。各地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全力推进火灾隐患整改的同时,着力进行消防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动主管职能部门、监督单位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监督检查机制。对于查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时对单位督促整改,并对其整改情况逐一进行检查,解决整改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对不能积极落实整改的单位,坚决采取果断措施,力争将整改工作做到实处。去年12月24日至25日夜,全市开展 "清剿火患"战役圣诞"零点"夜查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数2032人,共检查单位989家,发现火灾隐患7062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5706 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689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406份,责令"三停"单位325家,拘留296人、罚款3462400元。
全面提升社区和农村火灾防控水平。各地将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体系,依托农村和社区警务室,提高农村和社区消防工作水平。将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农村火灾防范体系。切实加强用火用电管理,及时解决电气线路老化等问题,加大消防水源、简易灭火设施的资金投入,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装备和人员能够正常投入执勤战备工作,切实夯实全市社区和农村火灾防控根基。 "期间火患"战役开展以来,消防部门先后举办两期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社区民警消防培训班共培训300余人次,多次为社区总计22310余人次的居民群众上了消防安全教育课,并先后组织了20余次群众性的消防灭火演练和逃生自救等实战演练,增强了居民群众的现场意识和扑救能力,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参加培训的社区居民总数达到48000多人次。
积极营造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高压态势。各地充分利用媒体强化消防宣传,着手建立立体化消防宣传格局,努力提高群众消防意识。消防部门对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坚决进行曝光,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法人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自觉性,增强企事业单位抗御火灾整体能力,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全面净化全市消防安全环境。截止目前,消防部门在中央媒体刊发信息12条,省级媒体刊发信息300余条,市级媒体刊发信息569条,在各大网站发布"清剿火患"战役信息30余条。同时,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建立了消防工作QQ群,组织网友开展专题讨论10余次,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消防热"。连日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新华网》、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四平电视台、四平人民广播电台、《四平日报》等中央、省、市三级新闻媒体对四平消防"清剿火患"战役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