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政府根据电气线路火灾多发的实际,组织公安消防、安监、工商、供电、住建、规划等部门,通过探索"逐街逐店逐室逐线"网格化监管模式,联合开展临街建筑电气线路火灾隐患专项治理。
深入调研,周密部署。市政府针对临时建筑违规用电情况多带来的火灾隐患问题,召开临时建筑用电安全专项工作会议,重点听取临时建筑消防管理调研报告,要求全面检查,查清底数,摸清门户,拿出方案,解决临时建筑电线老化、不合理用电等问题,消除临时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市政府出台下发《方案》,成立市长助理贺红生为组长,盐湖区政府及市公安、安监、住建、规划、工商、消防、供电部门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组,并成立六个专项行动检查组,实行街道包干制度,对所包街道负总责,部署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临街建筑电气线路火灾隐患专项治理,主要整治市区主要临街建筑尤其是临时建筑、违规建筑及建成十年的小区电气线路防火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涉及市区八条主要街道全线及周边的十年以上的小区、城中村、临时建筑、集贸市场、建设工地等存在电路防火隐患的单位和场所。综合整治面积共约为19平方公里,涉及人群约为23万人。
全面动员,网格排查。市政府先后组织盐湖区政府及市公安、消防、工商、旅游、供电、住建、规划等部门召开动员会、协调会,研究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到人到岗。检查采取联合检查与发动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临街建筑、商铺、工地及其它单位和场所采取联合执法,逐一检查形式;对住宅小区以散发通告和发动物业、居民自查方式进行。公安、消防、安监、住建等部门统筹协调,联合深入相关单位和执法一线加强督促指导,同时,定期编发专报上报领导组,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动态,推进工作取得实效。执法人员通过开展逐街、逐店、逐室、逐线"地毯式"隐患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对排查发现的隐患,明确专人落实整改资金,整改方案和整改期限,逐一督促整改。目前,六个检查组共检查2740家,发现隐患5370余处,下发《专项整治检查记录表》1464份。
复查指导,剿灭火患。第一轮排查整治结束后,专项检查组人员还对存在隐患的单位进行全面复查,对仍未整改到位的再次下发《检查记录表》并帮助指导,第二次仍不积极配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市政府将实施挂牌督办或督促相关部门跟踪落实。同时,对存在火灾隐患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消防部门根据《消防法》有关规定进行直接处理,对存在隐患的九小场所及沿街门面房由各检查组统计并移交辖区派出所按照《消防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每个临街建筑整改到位,彻底消除火灾隐患。
广泛宣传,发动参与。在排查整治过程中,为各经营业主发放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电气线路火灾隐患整治通告,倡导业主们自查自改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建立临街建筑电气线路防火安全工作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开通隐患群众举报电话并在媒体及时公布,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较多、性质严重的责任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进行全市通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继续深化消防宣传"六进"活动,教育引导社会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建立落实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良性工作机制,对严重违法行为及时予以曝光,努力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