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晚,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潜在交易」),其可能导致就本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分(「股分」)作出全面要约。截至报告日期止,尚未就是否进行潜在交易作出决定,而且并未与任何一方订立实施潜在交易的正式协议。

清仓基本完成 SOHO中国股价的上一次大涨,还要追溯到去年10月。彼时,SOHO中国股价在数小时内上涨27.19%,原因则是有消息称"SOHO中国据悉考虑以80亿美元出售中国的办公大楼权益。" 随后,澎湃新闻跟进称,其从接触过该笔交易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SOHO中国已经开始进行交易,且交易对手是外资公司,SOHO中国拟将旗下核心资产"八大金刚"全部出售。财新则称当时第一笔交易已经接近最后阶段,黑石集团联合新加坡国有控股的GIC公司成立买方团,有意收购SOHO中国在北京的光华路SOHO、望京SOHO塔3,以及在上海的SOHO复兴广场;此外SOHO中国还有五个意向在售项目,这八个项目总价值人民币500亿-600亿元,计划所有交易在未来两年内完成。 而官方公告中的一句"在投资物业组合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本集团会不时探讨集团所处主要市场的商业地产市场环境及潜在交易机会"被业内解读为对此消息的默认。 根据SOHO中国2019年半年报,目前SOHO中国旗下写字楼项目仅有9个,若出售8个项目的消息属实,属于SOHO中国的写字楼项目将仅剩位于朝阳门的银河SOHO一个;从财报看,截至2019年6月底,SOHO中国的总资产约689亿元,将办公楼出售后将仅余一百至两百亿。 事实上,SOHO中国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出售旗下资产。根据SOHO中国披露的大宗交易情况,过去近6年,SOHO中国已经累计出售了逾250亿元的物业资产。 2014年,SOHO中国以82.8亿元的总对价,出售了位于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以及凌空SOHO的近一半物业面积。2015年,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SOHO中国向复星集团出售了其所持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50%的权益,预计其所占的股权转让款为42.5亿元,同时收回了近46亿元的股东贷款及利息。 2016年,SOHO中国以32.2亿元的对价,出售了位于上海的SOHO世纪广场。2017年,SOHO中国又以35.73亿元的价格将虹口SOHO整体出售,买家为新加坡公司吉宝置业旗下的吉宝置业中国、吉宝资本旗下首峰资金管理与另一名联合投资者;同年,SOHO中国又将凌空SOHO的剩余物业面积,以85.8亿元出售。 2019年6月,潘石屹曾宣布将分批销售部分持有物业,预估总价值78亿元:第一批销售房源来自望京SOHO、银河SOHO、建外SOHO、SOHO东海广场及SOHO中山广场共5个项目的9套单独交易标的房源,总计2万平方米;第二批销售房源何时启动尚未公布。 彼时,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急迫的销售稳定现金流"时,潘石屹解释称:"公司持有的房子量太大了,有600亿的资产,100多亿的负债,把这些零零星星的物业都销售出去,是一个很理性的考虑。另外,我当年也是做房地产开发,很活跃的,市场上就要有不断的交易,中介可以赚钱,政府能够收到税,我多多少少赚点钱,做私立就要出货进货,这个是我的活思想。" 9月底,SOHO中国曾宣布以7.61亿元的价格出售位于北京的9个商业项目共计2583个地下停车位组成的资产包。10月22日,有消息称,SOHO中国已将旗下共享办公业务SOHO3Q的11个项目打包卖给筑梦之星,彼时已进入合同审批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出售国内资产的同时,潘石屹还在不断对海外进行投资。2011年开始,潘石屹夫妇通过家族信托投资了大量海外资产,先是斥资7亿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广场旁的港务局长途巴士站办公大楼,后又花费6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的49%股权,接着耗资7亿美元联合巴西财团收购美国通用汽车大厦40%的股权。 长子潘瑞也成立了Estates房地产公司,拥有多个大型地产项目,其中包括首个由华人主导的英国公寓品牌UNINN。就在最近,从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注册了7家公司,且公司股东均为注册在境外的公司,注册资本从150万元至2亿元不等。而这7家新成立公司背后100%控股的大股东均为香港、台湾公司,尚未能查询到实际控股人的情况。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认为,变现的可能性更大,通过私有化为SOHO中国创始人等带来了规模较大的现金流,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大环境下,类似现金流的充裕也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