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温州市火灾形势平稳,除放火案件外共发生火灾292起,死亡15人,受伤8人,直接财产损失20246114元,同比分别下降7%、12%、20%、1%。全年无一起重大火灾和特别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事故较上一年均呈下降趋势。
电气原因引发火灾134起
经消防部门调查分析,去年发生的292起火灾主要原因是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电器故障、生产作业类和生活用火不慎等引发的。全年因电气线路老化、过负荷、电气故障等电气原因引发的电气火灾134 起,直接财产损失1041.2万元,占总起数45.9%、占总财产损失数51.4%;因焊割、烘烤、熬炼、机械设备类故障等引发的生产作业类火灾26起,直接财产损失129.5万元;因敬神祭祖、燃气炉、燃油炉等各类炉具使用不当等引发的生活用火不慎火灾24起,直接财产损失134.6万元。玩火8起;雷击1起;静电1起;不明确原因4起;其他原因94起。
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住宅、厂房和宿舍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场所。据统计,去年全市住宅火灾84起,死亡8人,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496.4万元;厂房火灾68起,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532.6万元。
集镇和农村火灾相对突出
从火灾发生的区域看,全年共发生在集镇镇区的火灾84起,死亡11人,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776.9万元,四项指数占全年的28.7%、 73%、37.5%、38.3%;全年农村发生火灾77起,死亡4人,受伤2人,直接财产损失462.8万元,四项指数占全年的26.3%、26.6%、 25%、22.8%;全年县城城区发生火灾58起,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358.1%;三项指数占全年的19.8%,33.3%,17.6%;全年城市市区发生43起;开发区、旅游区发生18起;其他12起。
第二产业火灾(工业)占产业类火灾比重最大。全年发生的火灾中,能以产业区分的火灾共计108起,死亡1人,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967.02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发生的火灾84起,死亡1人,直接财产损失891.01万元,分别占总产业的77.7%、6%和92.1%;第二产业的84起火灾有82 起自于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起、建筑业1起;发生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火灾有23起,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71.01万元;发生在第一产业(农业)的火灾相对较少,共1起,直接财产损失5万元。
据统计,2011年全市消防部队共计接警4430起,出动4642次,其中火灾扑救371次,抢险救援2885次,社会救助178次,其他出动 1207次,全年共计出动消防车辆8960辆次,出动各类人员56597人次,疏散人员共计6997人,营救遇险人员758人,抢救财产价值11641万元。
怎样避免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易发,且往往造成重大后果。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中,人们对电气线路的敷设安装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疏漏。一些场所和单位在对电气线路安装和施工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导致用电负荷超过设计容量,造成"小马拉大车"现象,极易引起火灾。特别是在宾馆、超市、酒吧、学校等公众聚集场所,一些业主图方便,随意拉接临时线路,从而埋下火灾隐患。
消防人员介绍,大部分的电气火灾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平时坚持做好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例如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并对电气线路和设施做定期检测,维修保养,防患未然。在进行电气线路敷设安装时,做好套管封堵,同时清理线路周围的物品,尽量减少或避免可燃易燃物品的装饰或堆放。
万一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在火灾初期就要及时展开扑救。用水、消火栓扑救电气火灾时,要先拉下电闸,防止触电。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灭火器的性能选择使用,不能使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不绝缘的灭火器,要使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绝缘的灭火器,才能保证施救安全。只要大家都重视日常消防安全,了解预防电气火灾的相关知识,杜绝违章施工、违章用电,我们就掌握了安全用电的主动权,让电力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家庭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