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小巴在上海交大校园实验性运行
5月8日,乘客登上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进行实验性运行的无人驾驶小巴。
5月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与青飞智能联合研制的无人驾驶小巴在校园内进行实验性运行。在校园内设置的3个站点,乘车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呼叫无人小巴接载,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采用感知地图匹配的方法,通过激光点云对无人车进行定位和导航,不仅能驾驶,还能自动躲避行人。在目前实验性运行阶段,该小巴时速限定15公里,车内搭载8人,每日载客总数约200人次。车上配备安全员跟车,以保证安全。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校园里来了无人驾驶小巴
5月,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一辆外形小巧、造型别致的白色小巴正徐徐行进在道路上。这辆小巴开得很稳,不过眼尖的师生发现,驾驶座位上居然没有驾驶员——原来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杨明教授团队与青飞智能联合研制的无人驾驶小巴。只要在微信上扫码呼叫,无人小巴接到指令后就能自动来接送,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感知地图匹配的方法,通过激光点云对无人车进行定位和导航,不仅能驾驶,还能自动躲避行人。
扫码预约,无人小巴来接您
5月8日上午10时许,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生袁伟在交大徐汇校区体育馆门口用手机微信扫了一下站点二维码,呼叫无人小巴过来接他到交大校史馆。2分钟后,只见无人小巴缓缓从校园驶来,在袁伟面前自动打开了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