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深圳红叶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我国工业互联网亟需突破十大关键核心技术

企业动态

我国工业互联网亟需突破十大关键核心技术

2020-03-05

我国工业互联网亟需突破十大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我国工业控制、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工业应用开发、开源平台、开源社区等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空心化、短板化、空白化的问题。亟需围绕顶层路线图制定、产融结合、平台企业联合、企业组织变革等关键环节,加强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培育。


我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日渐凸显

“一硬(工业控制)+一软(工业软件)+一网(工业网络)+一安全(工业信息安全)”等四大技术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技术。

当前,国内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国外基础产业体系之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所依赖的“一硬+一软+一网+一安全”等产业链主要掌控在别人手里。数据显示:我国95%以上的高端PLC、工业网络协议市场被GE、西门子、罗克韦尔、施耐德等国外厂商垄断,和利时、浙大中控、南京科远、福大自动化等本土品牌主要集中在国内中低端工业控制系统市场。

我国90%以上的CAD、CAE、MES、PLM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SAP、西门子、达索、PTC等国外厂商垄断,用友、金蝶、浪潮等一批本土优秀企业的工业软件多集中于经营管理类,与工业场景、行业经验结合不足。受此制约工业互联网数据库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权益安全等信息安全及相应的产业安全更为滞后。工业互联网基础技术空心化严重。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有四大关键技术,分别为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和工业应用开发。我国这四大关键技术瓶颈突出。

第一,边缘智能方面,国外厂商设备数据不开放、接口不统一,因此设备的数据兼容性差、采集门槛高、采集难度大,我国80%的平台连接的设备协议种类不足20种。

第二,工业大数据分析方面,标准化、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缺乏,数据分析方案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复制推广难,我国83%的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不足20个,东方国信、昆仑数据等企业正加快研制钢铁、石化、汽车等行业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工具。

第三,工业机理建模方面,我国缺乏通用方法、基础工具、开放接口等标准,工业机理转换成可供开发者调用的微服务模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机理沉淀能力极其薄弱,我国68%的平台提供的工业机理模型不足20个。

第四,工业APP开发方面,我国工业APP标准制定滞后,工业APP微服务组件颗粒度难以界定,工业APP开发进程缓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工业APP数量不超过20000个,尤其是杀手级工业APP严重不足,远远难以满足企业上云需求。

“开源平台+开源社区”是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生态的核心,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杀手锏技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中,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基本上是空白。

其一,开源平台(通用PaaS)严重依赖国外。航天云网、海尔COSMO、树根互联、东方国信等国内领先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通用PaaS平台基本采用CloudFoundry、OpenShift、Kubernetes等国外开源软件。

其二,开源社区建设更是空白。西门子、GE、PTC等国外领先平台企业积极参与和主导各种开源社区建设,我国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开源社区建设尚属空白,严重制约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工业APP培育。

相关资讯

相关产品

产品系列

在线给我留言

热门推荐

#{shangpucompany} #{shangpucommend}
免费开通商铺
扫码关注电气网
服务热线
4008-635-735